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  • A+

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 

《作战》篇是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二篇,分为五章,主要讲:战争费钱,速战速决,降低经济损失。前两章讲战争二害:费钱和耗时,第三和第四章讲战争二利:就地补充和速战速决,它们是费钱和耗时的解决方法。第五章讲将领责任重大,知道二害和二利的将领,才能保证民众和国家安全(如图4-22所示)。

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4-22 作战的主要原则

孙子可能是第一位注意到战争和经济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思想家。他将论述经济的作战篇列为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二篇,这种思维洞察力是相当超前的。孙子的大战略思维中,不仅包含军事,还包含了政治和经济,《战争论》中并没有包含经济这样的大战略,而西方论述大战略的军事家代表是李德•哈特和博福尔,他们都比孙子的思维晚了2000多年。所以李德•哈特相当推崇《孙子兵法》的思想,他直接将《孙子兵法》的很多名言写在了自己书的扉页上,孙子、李德•哈特和博福尔是世界兵书中谋略派的代表,而孙子则是谋略之祖。

4.1.3.1 战争费钱,日费千金

第一章讲战争费钱。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

【原文】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驰车千驷,革车千乘,带甲十万,千里馈粮。则内外之费,宾客之用,胶漆之材,车甲之奉,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

【译文】孙子说,根据一般作战原则,出动战车千乘,运输车千辆,统兵十万,沿途千里转运粮草,内外的日常花费,使者往来的费用,修缮武器用的胶漆、战车所需的膏油、修甲所需的金革等等,每日须耗费千金,作好了这些准备后,十万大军才能出动。

【详解】战争费钱,这是战争的第一种害处。战争的花费包括车马、粮草、使节、维修费用等等,每天耗费巨大。在《用间》篇中,孙子说:"相守数年",那么总的战争花费=日费千金×365天×数年,通过量化,我们发现这个战争消耗总额是巨大的。历史上许多战争最后都打成了消耗战,比如一战和二战,而消耗战打得就是钱,最后哪个国家没钱了,战争也就结束了。钱也是一种力量,从力学的角度说,钱没了就相当于没有力了,也就没法再支持继续战争了。

第一章论述的是战争的给养,按照《战争论》的分类,给养属于战斗外三状态的一种,另外两种是行军和舍营。作战篇论述了衣和食,行军篇论述了住和行,也就是衣食住行。时代不同,给养的具体内容也会不同,古代军队的给养有喂牛马的草料,现代给养就没有这一项了。《战争论》将给养分为两类,一类是给养品,一类是各种补充,如人员、武器和弹药等。《战争论》写道:"军队的需要分为两类,一类是任何耕作区都能供应的,另一类是只能由建立军队的地区解决的。属于第一类的主要是给养品,属于第二类的主要是各种补充。因此,第一类也可以在敌国解决,而第二类,如人员、武器,往往还有弹药,则通常只能由本国解决。"

战争费钱,为了确定美国历史上代价最大的战争,《24/7华尔街》使用了美国国会研究服务中心2010年的一份报告,题为《美国主要战争的成本》。但是,报告并没有将退伍军人福利、战争贷款利息和对盟国的援助列入其中。报告中列出了美国历史上花费巨大的战争。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花费3340亿美元,在朝鲜战争花费3410亿美元,在越南战争花费7380亿美元,在反恐战争花费1.6万亿美元,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花费4万亿美元。战争是非常耗费金钱的,战争的规模越大,时间越久,耗费的金钱越多(如图4-23所示)。

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4-23 美国历史上代价最大的战争

4.1.3.2 战争耗时

第二章讲战争耗时。其用战也,胜久则钝兵挫锐,攻城则力屈,久暴师则国用不足。

【原文】其用战也,胜久则钝兵挫锐,攻城则力屈,久暴师则国用不足。夫钝兵挫锐,屈力殚货,则诸侯乘其弊而起,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。故兵闻拙速,未睹巧之久也。夫兵久而国利者,未之有也。

【译文】用兵打仗,若靠旷日持久去取得胜利,那就会使军队疲惫,锐气挫伤。强攻城池,就会使兵力大量损耗;军队长期在外作战,就会使国内经济匮乏。军队疲惫,锐气受挫,兵力耗尽,财政枯竭,那么,其他诸侯国就会趁此危机发起进攻,即使足智多谋的人,也无法挽回危局了。所以用兵打仗,只听说计谋不足但靠速度取胜的,没有听说有计谋却要拖延战争时日的。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况,是从来就不曾有过的。

【详解】战争耗时,这是战争的第二种害处。靠持久来取胜就会导致士兵疲惫,士气低下,长时间在外作战,就会导致国内经济难以维持。此时,国家没有钱,军队的补给就会出现问题;军队没有锐气,敌人用《军争》篇中的"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",就会把你打败。在《战争论》中,抵抗力=意志力×暴力,钝兵挫锐就是意志力降低,力屈就是暴力降低,这样的话,二者的乘积抵抗力就会降低很多。由于每天需要日费千金,长时间在外作战,再多的积累也会很快消耗干净,此时抵抗力大幅下降,供给又跟不上,那么军队就没有什么战斗力,实力不能打败敌人,甚至来国内的叛乱都平定不了。一战时,19155月,德奥联军对俄国全面进攻。由于当时俄国在沙皇的统治下是农奴体制,经不起持久战。国内经济崩溃。这为俄国内部的革命提供了温床,192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,专制体制被推翻,俄国也不得不同德国媾和,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。

战争持久会产生四种危机,分别是钝兵挫锐、屈力殚货、百姓财竭和诸侯四起。钝兵挫锐是对军队来说的,军队的战斗力下降;屈力殚货指的是国家因为战争长久消耗而国库空虚;百姓财竭是因为国库空虚就会加重税负,从而使得百姓财竭;国内民不聊生,在外军队战斗力下降,那么诸侯起来造反,国家就没有能力来处理(如图4-24所示)。

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如图4-24 兵久四危

战争非常耗时间,历史上最长的战争是阿劳卡尼亚战争,耗时345年;第二是三百三十五年战争,耗时335年;第三是百年战争,耗时116年;第四是希波战争,耗时52年;第五是布匿战争,耗时43年。战争越久,对于国家发展越不利,战争使得国民一直在战争状态,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发展国家经济,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(如图4-25所示)。

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4-25 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

"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"使得中国人民将全部精力用在经济发展上,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。19781218日至22日,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。经过冷静观察和客观分析,中国领导人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,认为世界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,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,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。会议决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,确立了对内搞活经济,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。邓小平提出"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",这一科学论断意义十分重大,影响极为深远,从此中国的经济和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中国政府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,人民将全部精力用来发展经济,从此,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。

前两章分别介绍了战争费钱和耗时,那么如何来量化战争的这种状态呢?我们将使用广义动量定理Fαt=MV来解释,广义动量定理的本质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,力量越大,时间越长,积累效应MV越大。未来学家托夫勒说:人类的终极力量包括暴力、财富和知识。金钱属于财富,也就是一种力量F。战争费钱和耗时,可以理解为:在战争方向α上,金钱F在时间t上的积累效应MV。日费千金中,每天消耗的金钱F越多,战争的时间t越长,则战争耗费MV越大。应该尽可能将战争的经济成本MV降到最低。降低每天金钱花费和战争时间,都可以有效降低战争的经济成本(如图4-26所示)。

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4-26 用兵二利和经济成本最小化

【管理学扩展】在管理学中,也有类似的衡量参数。在TOC制约理论中,IDD表示库存元-天(Inventory Dollar-Days),即"库存价值×持有天数",是衡量库存未正确快速流动而增加库存维持成本的指标。应致力于把IDD降到最低。因为库存是负债,库存商品的价值越大,库存成本越高;库存存放的天数越多,库存成本越高。降低持有的库存商品的价值和减少持有天数,都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成本,这和孙子兵法中的降低每天花费及减少战争时间的道理相同。

企业在创业或者研发新产品时,总是希望把产品做到完美,这样就要投入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金钱,最后研发出来的产品可能根本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为了满足全球移动通信的需求,于1990年提出铱星计划,计划向天上发射77颗卫星,来满足全球互相通信的需求。计划于1998年完成,耗资34亿美元,然而,铱星计划由于高额的通信费用和本身性能的原因,运行不到半年就宣告失败,铱星公司正式宣布破产。铱星计划费时费钱,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。那么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的金钱真的值得去花费吗?或者说,如何在较短时间和较少费用的前提下来验证铱星计划呢?精益创业给出了解决方案,精益创业的本质就是以最小成本快速试错,它包括最小化可行产品和快速迭代2个支柱。从精益创业的角度来说,完全不需要发射77卫星就可以验证铱星计划是否可行。比如发射2颗卫星就能验证客户是否能接受铱星计划高额的通信费用,以及铱星计划的性能如何。并且可以尽早地发现问题,然后提前解决,而不是发射一堆有问题的卫星。

4.1.3.3 就地补给,因粮于敌

第三章讲补给,原则为就地补充,这样可以减少成本,对应第一章,是战争第一害费钱的解决方法。粮草:因粮于敌;武器:车杂而乘之;人员:卒善而养之。

【原文】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。善用兵者,役不再籍,粮不三载,取用于国,因粮于敌,故军食可足也。国之贫于师者远输,远输则百姓贫;近师者贵卖,贵卖则百姓财竭,财竭则急于丘役。力屈、财殚,中原、内虚于家,百姓之费,十去其七;公家之费,破军罢马,甲胄矢弩,戟楯蔽橹,丘牛大车,十去其六。故智将务食于敌,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;忌杆一石,当吾二十石。故杀敌者,怒也;取敌之利者,货也。车战得车十乘以上,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。车杂而乘之,卒善而养之,是谓胜敌而益强。

【译文】因此,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害处的人,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有利之处。善于用兵的人,兵员不再次征调,粮饷不再三转运。各项军用从国内取得后,粮草补给在敌国就地解决,那么军粮就可满足了。国家由于兴兵而造成贫困的原因是长途运输。长途转运军需,百姓就会贫困。军队经过的地方物价高涨,物价上涨就会使百姓财物枯竭,财物枯竭就汲汲于应付赋役。民力耗尽,财物枯竭,国内家家空虚,百姓的资财耗去了十分之七。国家的资财,战车破损了,战马疲病了,盔甲、矢弩、矛盾、牛、车之类,耗去了十分之六。因而,高明的将领务求从敌方夺取粮草。就地从敌方夺取粮食一钟,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;就地夺取敌人饲草一石,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。激励士卒奋勇杀敌,是要激发他们对敌人的仇恨;鼓励将士夺取敌人资财,要用财物奖励。因此在车战中,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,奖赏那先夺得战车的士卒,并且更换成我方战车的旌旗,将其混合编入自己的车阵之中,对于俘虏,则予优待、抚慰,任用他们作战,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日益强大。

【详解】"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。"这一句是承上启下,前两章论述了战争具有费钱和耗时这两种害处,这是用兵之害。接下来两章讲就地补充和速战速决两种利处,也就是用兵之利。第三章的就地补充是第一章费钱的解决方案,第四章速战速决是第二战耗时的解决方案。

善于用兵的人,要就地补充给养品,这样无论从时间上,还是成本上,都是最少的。国家因为"远输"和"贵卖"这两个原因而穷困,由于给养品运输的距离越远,运输的成本越高,运输的士兵和牛马会消耗掉很大的给养品,所以才有"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;忌杆一石,当吾二十石。"贵卖是因为军队所到之处,当地的总人数增加,导致需求增加,需求增加就会导致价格上涨,这符合经济学需求增加,价格上涨的原理。价格上涨就会使得当地的百姓的花费变大,从而导致百姓没钱,没钱就很难再去按时上缴赋税。

"车杂而乘之,卒善而养之,是谓胜敌而益强。"战争胜利才能获得战利品和俘虏,如果战争失败,那么自己就会失去装备和士兵被俘虏。战利品可以被胜利方占有和使用,敌人归顺的士兵可以编排到自己的部队中增加自己的实力,从而使得战胜敌人之后,自己变得更加强大。

按照《战争论》中对于给养的分类,一类是给养品,另一类是各种补充,如人员、武器和弹药等。"因粮于敌"主要是补充粮草,是补充第一类给养品。"车杂而乘之"主要是补充武器,"卒善而养之"主要是补充人员,这两项主要是补给第二类给养。

"故杀敌者,怒也;取敌之利者,货也。"这句话是激发士兵对敌人的仇恨和物质奖励士兵,来使士兵奋勇杀敌和抢夺敌人军需物资。无论是激发对敌人的仇恨还是物质奖励,都是调动士兵的精神积极性,最后还是通过物质力量表现出来。《战争论》中写道:"斗争是双方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通过物质力量进行的一种较量。不言而喻,在这里不能忽视精神力量,因为正是精神状态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。"拿破仑说:"在战争中,精神对物质的比重是三比一。"可见,精神力量对于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,而战前动员也就成为了一种调动士兵精神积极性的重要方法。

二战名将巴顿脾气粗暴,却是个演讲大师。诺曼底登陆前,他在第三军团作的战前动员脏话连篇,却堪称经典。他说:"20年后,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。到那时,当你在壁炉边,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,问你:'爷爷,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?'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,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,吞吞吐吐地说:'啊……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淘大粪呢。'与此相反,弟兄们!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,理直气壮地说:'孙子,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·巴顿并肩作战!'"这场只有10分钟左右的演说,让美军官兵热血沸腾、终生难忘。三军团解放大半个欧洲,在盟军中战功显赫。

《战争论》中论述了抵抗力=意志力×暴力,通过激发士兵对敌仇恨和物质奖励,可以提高士兵的意志力,这样我军的抵抗力就增加了。

孙子在前两章论述了用兵二害,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论述了用兵二利。知道用兵之害,才能想法减少用兵之害,这样才能得到用兵之利。第一章论述了战争费钱,第三章给出了解决方法,就地补充可以有效降低金钱成本。第二章论述了战争耗时的危害,第四章给出的解决办法就速战速决,减少战争的时间成本。

《孙子兵法》的推荐采用因粮于敌的就地补充方式,《战争论》对各种给养方式进行了归纳,包括四种。《战争论》写道:"现代军队在取得给养方面,尽量利用当地所能供应的一切,而不考虑它的所有权。方法共有四种:屋主供养、军队强征、正规征收和仓库供给。这四种方法通常是综合使用的,但通常以某一种方法为主,有时也只采用其中的一种。"因粮于敌的供给方式属于军队强征,对于这种方式,军队数量越大,军队强征越困难,因为需要的供给量越大,很难经常找到可以大量供给的城镇(如图4-27所示)。

《孙子兵法》第二篇《作战》的主要原则

4-27 《战争论》的给养原则

《战争论》给出了给养的原则:把给养缺乏看作暂时现象。给养道路有两大使命,分别为给养交通线和退却线。关于给养原则,《战争论》写道:"下列这一点可以作为一条原则提出来:不论给养缺乏和困苦多么严重,永远只应该看作是暂时的现象,以后给养必然会转变得充足起来,甚至,总有一天会绰绰有余的。"威胁敌人给养道路是现代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战术,它一方面可以困绝敌人,另一方面可以切断敌人退路。这一点在《孙子兵法》中没有论述。

以战养战的补给方式也是就地补充,它指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继续进行战争。毛泽东在《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》中说道:"日本对中国正面大规模军事进攻的可能性,或者不很大了;但是,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'以华制华'的政治进攻和'以战养战'的经济侵略。"毛泽东正确的论断了日本在中国实行"以战养战"的补给方式。

我们的游击队非常理解就地补充的好处,也采用了因粮于敌的补给方式。著名的游击队之歌《我们都是神枪手》写道:"没有吃没有穿,敌人给我们送上前。没有枪没有炮,敌人给我们造。"

如果对方想要采取"因粮于敌"的方式来补充自己,我方是否有办法应对。在战争史上,俄法战争中的俄国使用焦土战略,破坏一切粮食和资源,不给法国人一点就地补充的机会,导致法国补给困难,最后失败。

1812年夏,拿破仑集结军队61万,渡过涅曼河,向俄国不宣而战,这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爆发了。法国战前作战兵力是61万,火炮1372门。俄国军队24万,火炮942门。

战争开始时,俄国由于防守薄弱,兵力只有约24万人,不足以抵抗在此前欧洲无敌的拿破仑军队,库图佐夫采取了撤退的策略,并沿途放火,实行焦土战略,把法军途经之处烧得一干二净,这一步打乱了拿破仑速战速决的原计划,也令拿破仑原本想边作战边抢夺补给的计划泡汤。拿破仑只好深入俄国境内,期望能占领俄国首都莫斯科,然后让俄国投降,以签署对自己有利的条约和获得食粮。

法军进入俄国腹地后,遇到俄国军民的有效抵抗,尤其是战争开始后不久,俄国的天气很快进入了秋冬天气,寒冷的俄国旷野让远道而来的法国士兵水土不服,而俄军在撤退的时候坚壁清野,法国军队的士气开始动摇。前线飘雪,法军过分深入,补给线又太长。拿破仑在1019日终于下令撤退,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,沿南方往西撤退。等到法军开始撤退后,俄军不断埋伏骚扰法军。俄军在波里索夫地区布成了一个"口袋",俄军主力迫使法军陷入口袋内。法军伤亡惨重,拿破仑在俄国损失了5万余人,丧失了所有骑兵和几乎全部炮兵。拿破仑法国因为战败而分崩离析,拿破仑本人也因为战败而退位,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上。

"卒善而养之",那么不归顺的俘虏该如何处理呢?也就是处理战俘都有哪些方式?

二战中的战俘主要有五种处理方式:

1)将战俘监禁,战争结束后释放。

2)通过宣传或威逼利诱等手段使其为己方服务,即卒善而养之。

3)将战俘作为劳力使用,如挖战壕。

4)将战俘杀害。

5)用战俘做人体试验。

除了上述五种处理战俘的方式,还有其他方式,比如战俘交换,战俘换取其他利益等。

白起坑杀20万赵军。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。战役前后耗时3年,以秦军胜利,赵军失败而告终。长平大战虽然结束,但是留给武安君白起的20余万战俘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。按照武安君白起的话来说:"留又留不下,留下养不起;放又不能放,放后又是赵国雄兵"。结果白起"自背黑锅"将赵国20万降卒尽数坑杀。白起由"战神"变成"杀神"。正是这20余万赵国战俘的消失,让赵国青黄不接,最终被秦国打败。白起的逻辑其实简单粗暴,这么多战俘留下养不起,因为补给困难。放回去又怕他们再次集结成军与秦国为敌,威胁太大,所以杀了以绝后患。除了杀害,难道没有其他方法吗?将俘虏削足而使其丧失战斗力,这种方式是否比杀害更仁慈一点呢?

4.1.3.4 速战速决

第四章讲速战速决,对应第二章,是战争第二害耗时的解决方法。故兵贵胜,不贵久。

【原文】故兵贵胜,不贵久。

【译文】所以用兵作战的目的是胜利,而不是持久。

【详解】战争胜利了,才能以这个胜利的成果作为和敌人媾和的条件,胜利的一方可以迫使战败的一方服从自己的意志。而如果战争还在持续,那么这个持续的过程很难作为谈判媾和的条件,到底谁该服从谁的意志呢?

很多关于《孙子兵法》的书籍将"兵贵胜"翻译为兵贵在速战速决,这个理解是错误的。胜利是战争追求的根本目标,在能获得胜利的前提下,速战速决才有意义,如果速战速决会导致失败,那么就应该推迟决战,等到实力足够强大时,再进行决战。

毛泽东在《论持久战》中论述道:"由于战争是力量的竞赛,在战斗时,力量强的一方会获胜。抗日战争前期的形式是敌强我弱,如果进行决战就会失败。所以此时应该避免决战,从而否定速胜派。"现在的力量对比是敌强我弱,我方想要胜利,需要通过时间的延长,达到我强敌弱的力量对比,从而进行决战,获得胜利。

从相对性的角度来说,敌人实力的减弱相当于我方实力的加强。而如果速战速决对于敌方有利,那么对于我方就不利,所以我方就应该推迟决战。克劳塞维茨在《战争论》中论述道:进攻方追求速决战,而防御方则推迟决战。他写道:"如果说,在防御会战中,统帅要求尽量推迟胜负决定的时刻,以便赢得时间,那么在进攻会战中,统帅就要求胜负决定的时刻迅速到来。"

4.1.3.5 将的责任重大影响国家安危

第五章讲将的责任重大,影响国家安危。故知兵之将(知利、害),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也。

【原文】故知兵之将,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也。

【译文】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,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,是关乎国家安危最重要的角色。

【详解】将帅知道用兵的两种害处和两种利处,才能保证民众和国家的安全。如果将帅不知道战争费钱和战争耗时这两种害处,而采用远距离补给和拖延战争的方式来进行战争,那么民众因为赋税过重而贫困,国家因为战争耗钱而国库空虚,最终导致国家衰落。如果将帅知道就地补充和速战速决两种利处,那么国家的经济就不会被战争拖垮。

在越南战争中,美国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,但是不知道战争费钱和战争费时这两个害处,从而导致越南战争长达12年,美国的经济损失达到了7380亿美元,士兵大量伤亡。战争久拖不决和士兵大量伤亡激起美国民众巨大的反战浪潮,约翰逊总统被迫下台。战争的两个害处是美国在越战中忽略的重要因素,也是美国最终战败的重要原因。

【管理学扩展】大部分军事将领只管打仗,而不考虑战争费时和费钱的影响。在企业中,大部分人也只是只管干,不管算,从而导致企业的局部效率很高,生产了一堆库存。日本人在干和算之间做得比较平衡,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丰田汽车和京瓷,甚至产生了两种管理学方法,丰田生产方式和阿米巴经营。丰田生产方式要消除一切浪费,这样既省钱又省时。阿米巴追求的是单位时间附加值I最大化,I=(生产总值E-扣除额F/总时间H,即I=(E-F)/H。为了增加单位附加值,就要增加生产总值,减少扣除额,减少总时间,而减少扣除额就是降低了金钱成本,减少总时间就是节省了时间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