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  • A+

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 

本节我们将通过广宇方程的实际计算,来解释军事学的核心原则。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:集中优势兵力F,使用正奇作战方式(方向α),在同一时间t,打击敌人的弱点(作用点),从而兵力的对比优势逐渐扩大,形成正反馈效应,最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。军事学核心四原则分别为:

1)集中兵力

2)奇袭

3)同一时间打击敌人

4)打击敌人弱点

广宇方程为:

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其中X0Y0分别为A队和B队的初始兵力数量,ab分别为A队和B对的杀伤率,杀伤率是武器性能和命中率的乘积,XnYn分别为第n轮的兵力数量,n为战斗持续的时间。

1 集中兵力

集中兵力是为了产生兵力对比优势,从而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成果。在表中,进行了6场战斗,A队和B队的杀伤率相同,初始兵力大小不同,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,第一场A队和B对的初始兵力分别是11人和10人,战斗结束时,A队剩余5.25人,死亡6.75人,B对剩余0人,死亡10人,初始兵力比例是1.1,伤亡比例是6.75/10=0.68,也就是A对平均死亡0.68人就能杀死B1人,随着A队人数的增加,初始比例增大,伤亡比例减小。当初始比例是10时,伤亡比例是0.1,也就是说A队用0.1人的伤亡就能换取B1人的伤亡。所以集中兵力可以产生兵力对比优势,从而以更小的伤亡换取敌人更多的伤亡(如表2-4所示)。

2-4 集中兵力的效果

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2 奇袭

奇袭是为了出敌不意,让敌人没有准备,以有备之师打击无备之师,从而获得更大的成果。在第1到第4场战斗中,初始兵力相同,A队奇袭了B队,奇袭越出敌不意,越能产生大的成果,因为奇袭我方有准备,我方的杀伤率为0.5,而在不同的奇袭条件下,敌人的杀伤率不同,比如我方迂回奇袭敌方侧翼,敌人的杀伤率可能是0.4,我方奇袭敌方背后,敌人的杀伤率可能是0.3,我方奇袭舍营的敌人,敌人的杀伤率可能将为0.2,我方奇袭睡觉的敌人,敌人的杀伤率可能是0.1。隐蔽和快速是奇袭的双翼,越隐蔽则越不容易被敌人发现,则奇袭越容易成功;越快速,敌人越来不及应对,奇袭的成果就越大。比如在第四场战斗中,我方奇袭了敌人,我方的伤亡比例是0.15,平均损失0.15人就能杀死1个敌人。为什么除了奇袭,还需要正兵打击敌人呢?因为你不可能一直以奇兵获胜。以正兵应敌,是为了减少敌人警惕性,从而更有利于奇袭,正奇相生,才能变化无穷(如表2-5所示)。

2-5 奇袭的效果

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3 同一时间打击敌人

同一时间是为了产生协同效应,如果分批投入兵力,则自己的兵力相当于被敌人分割了,从而被各个击破。A队和B队的初始兵力都是100人,A队每次都是将全部兵力投入战斗,而B队则分批投入,每次投入10人。在第一场战斗中,A队投入100人,B队投入10人,A队伤亡1人,全歼B10人。第二场战斗,A队将剩余的99人全部投入战斗,B队还是投入10人,A队伤亡比例为0.1。当进行完10场战斗后,A对死亡10.24人,B队死亡100人,A队伤亡比例0.1。在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A队在同一时间将兵力投入战斗,而B队则在不同时间将兵力投入战斗,B队被全歼。

分割敌人进行各个击破也是这个道理(如表2-6所示)。

2-6 同一时间打击敌人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同时投入兵力,这是军事学的一条核心原则。《战争论》写道:"在各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场合,同时使用力量本来是一个基本条件。在战争中,特别是在战斗中情况也是如此。由于军队的数量也是军队制胜的一个因素,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,同时使用一切兵力,即在时间上高度集中兵力的一方,就能战胜不同时使用一切兵力的敌人。"

同时投入兵力在现实中会受到实际因素的制约,这包括两大点,第一点是数量上的限制,第二点是使用时间长短上的限制(如图2-20所示)。

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2-20 同一时间使用兵力的限制

对于数量上的限制,它也包括两点,第一点是空间限制,空间大小会限制投入兵力的大小,不能有效参见战斗的兵力都可以看作是多余的力量。为了减弱空间的限制,常用的方法是包围或者增加正面的方式来增加自己使用兵力的空间。第二点是火力限制,由于一战时枪炮适于防御战,地形可以有效降低自己被杀伤的概率,所以一战主要以堑壕战为主。同样大的地形,多投入兵力导致人员密集,被杀伤的概率增加,抵消了多投入兵力的益处。

《战争论》写道:"上面的结论(指同时使用兵力)是以两个并不存在的条件为前提的:第一,同时使用的军队的数量没有最大限度;第二,同一支军队的使用(只要它还有余力)没有限度。关于第一点,空间本来就限制着战斗者的数量,因为凡是不能发挥作用的战斗者必须看作是多余的力量。这样一来,同时发挥作用的战斗者的配置纵深和正面宽度就受到限制,从而战斗者的数量也受到限制。"

关于第二点,《战争论》写道:"对军队数量起更重要的限制作用的是火力战的特性。数量优势在火力战中不起决定性作用,因为一方利用大量的射击所获得的利益,会由于对方的射击更容易命中而被抵消。假设有50人同一个500人的步兵营在同样大的地区内对峙,如果50发子弹中有30发中靶,即打中对方步兵营所占的正方形地区,那么对方的500发子弹中就有300发打中50个人所占的地区。但是,500人的密度是50人的密度的10倍,因此50人一方的子弹的命中率也是对方的10倍,从而50发子弹打中的人数恰恰同这一方被对方500发子弹打中的人数一样多。"数量优势在火力战中不起决定作用,这是因为地形等原因增加了射击的盲目性,或者说地形降低了命中率,如果双方的命中率是相同的,那么多投入兵力会更利于获胜。

第二大点,参加完火力战的军队战斗力和精神状态都会降低,比起敌人未参加战斗的军队就处于劣势。《战争论》写道:"人们已经上百次看到,一条火力线能同拥有双倍兵力的敌人的火力线相抗衡,而且不难看出,这对节约兵力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。"由于火力的特性,较少投入兵力可以和较多的兵力相抗衡,这就导致了少投入兵力的一方还有很多生力军可以用于之后的战斗,但是多投入兵力的一方的兵力经过了战斗,体力和精神等方面状态下降,从而导致战斗力下降。火器的特性导致其利于防御,而不利于进攻,地形可以有效降低敌人的命中率,这样堑壕内较少的防御士兵可以抵御很多冲锋进攻的士兵,所以对战双方就发展成了一战的堑壕战,而堑壕战就是需要长时间的对峙和作战,对于军队耐力要求高。枪炮利于防御不利于进攻,这是因为防御可以得到地形之利,地形的掩护可以降低自己被射中的概率,而进攻就是放弃地形之利,需要暴露自己才能前进进行进攻,这就增加了自己被射中的概率。坦克的装甲作用相当于携带了移动的地形,降低了对手的杀伤力,而其摩托化又增加了它的运动性或者说机动性,所以坦克很适合进攻。飞机也是利于进攻而基本上不利于防御,武器的进步对于军队的耐心要求降低,所以随着武器的发展,同时投入兵力更容易获得胜利。

4 打击敌人弱点

打击敌人弱点才能产生更大的成果,这个弱点越关键,产生的效果越好。A军的杀伤率为0.5。比如A军以正规军打击敌人的杂牌军,敌人的杀伤率为0.4,比如A军以正规军打击敌人运输队,敌人的杀伤率为0.3,或者A军以坦克部队攻击步兵,敌人的杀伤率为0.2。二战初期,德国可以不断胜利,就是德国人使用先进的坦克攻打敌人的步兵,敌人还停留在一战堑壕战的状态中,无法对德国的坦克产生杀伤。杀伤率等于武器性能乘以命中率,提高武器性能或者命中率,都可以提高杀伤率(如表2-7所示)。

2-7 打击弱点的效果

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5 兵力的对比优势逐渐扩大,形成正反馈效应

随着战斗的深入,从而兵力的对比优势逐渐扩大,形成正反馈效应,最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。A队的初始兵力是15人,B队是10人,双方的杀伤率相同。经过8.02轮战斗,A军将B军全部消灭。第一轮开始时,兵力比例是1.5,第一轮结束时,A军剩余14人,B军剩余8.5人,伤亡比例0.67。然后进行第二轮战斗,第二轮开始是的兵力比例是1.65,伤亡比例是0.64。第八轮开始时的兵力比例是9.8,伤亡比例0.43,。从表中可以看出,随着战斗的进行,A军兵力的比例优势在增加,伤亡比例在减少,也就是说A军的兵力对比优势逐渐扩大,形成了正反馈效应,以更小的代价获得了更大的成果(如表2-8所示)。

2-8 兵力优势增加而形成正反馈

广宇方程与军事学核心原则

通过广宇方程的量化计算,得到了军事学的4条核心原则,分别是集中兵力、奇袭、同一时间和打击弱点,而兵力优势逐渐扩大这是前四条的成果。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=MV的角度来说,影响成果MV的有力量F,方向α,时间t和作用点四个要素,而军事学核心四原则是和这四个要素一一对应的。所以军事学的核心原则就是:集中优势兵力F,使用正奇作战方式(方向α),在同一时间t,打击敌人的弱点(作用点),从而兵力的对比优势逐渐扩大,形成正反馈效应,最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